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手機選單
:::

古蹟風貌

    日期:106-11-08       資料來源:大樹區公所       

    曹公圳頭正面照

     

    曹公圳頭舊照

    曹公圳是清領時代台灣的重要水利工程,由鳳山縣令曹瑾主導築圳,費時兩年,於清道光十九年(西元1839年)完工,使原本屬於看天田的鳳山平原,一躍變成允水田;並使原來盜竊橫行的縣治,一夕形成民生富裕的樂園。曹瑾的上司熊一本因此將圳渠命名為「曹公圳」,曹公也因而被史家公認為治績最優良的縣長。

    曹公圳分為新舊圳入水口,舊圳頭,舊稱「下圳」是曹公圳原來的制水門,俗名「五孔頷」,又名「曹公圳頭」。日治時期,曹公圳重修,另設鋼筋水泥閘門,與舊水門並存,其檜木制水板尚存。光緒年間重修之曹公舊圳制水門為五座圓拱門,進水孔前端設有船形座墩。

    日治時期新建的水門為鋼筋混凝土造,水門形狀則改為方形。進水口前端,砌有磚材船首型護礅,其形制保存完整,惟大部分已埋入淤土中,僅露出平頂部分,目前結構仍甚完好。新圳頭,舊稱「頂圳」,約在舊圳水門北方三百公尺處,其為三孔涵(因具有三個入水口稱之),兩入水口最大的分別在於水門板的厚度及入水口數目。

    為了引下淡水溪水入圳,古代時的外溪築堤圍水工程大致是位於舊圳入水口的下方,約在七十餘年前下、頂圳打通之後,外溪築堤工程築在頂圳的下方的機會就比較多了。原因是頂圳的地勢比下圳來得高,築在頂圳的下方可使渠道的水流速度變快,反而可以輕鬆的引進更多水,所引進的水量比流速較緩的下圳為多的多。萬一下淡水溪水量過多,屆時可以打開下圳排除渠道無法運送的水量,一來可以減少外溪砂堤被溪水沖毀的機率,一來又可以保持定量的供水。

    如此完美的設計應功歸曹公時代的工程師楊號,楊號在正史上並不見經傳,乃因當時九曲堂一帶械鬥頻仍,楊號曾被挾持以斷下游水源。待清政府平定亂黨後,楊號因此被斬首,故在正史紀錄上並沒有楊號工程師的紀錄,全憑當地長老口述傳續。現在將水引進利用的棒子,已由農田水利會取水站負責,他的位置就在舊曹公圳水門下游二百公尺處。

    :::
    ▲開啟 ▼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