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樹區﹝原大樹鄉自99年12月25日因縣市合併改制為大樹區﹞無水寮的義民祭典,每隔六年的農曆十月,地方上就會為了準備祭典而熱鬧起來。在農曆十月初一早上,地方大老與義民爺後代一同舉行象徵引渡義民亡魂的取水儀式,晚上則有盛大的辦桌,全里居民歡聚一堂,熱鬧非常。
據說清領時代的下淡水溪沿岸各庄,由於戰爭、事變、清庄,曾是頗不平靜的戰場。各庄對於那些在戰爭中死亡的孤魂之祭典是相當隆重的。無水寮義民爺祭典即是其中之一。然而問起當地居民義民爺祭典的由來,三個人就有三種不同的說法。很少人能完整說出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。根據鯤島逸史的記述與地方。
父老傳說,義民爺祭典源起於一段壯烈的歷史故事,清乾隆年間,林爽文起事。南路莊大田響應,率眾圍攻鳳山縣城。當時萬丹廣安有位武舉人,姓許名仰仁,他見情勢危急,便號召無水寮、磚仔窯、溪埔寮、大寮、社皮、崙仔嶺等六庄的義民一千多人,前往救援縣城。不料卻有乞丐暗中向莊大田告密,莊某便將其人馬部署在半路上,並派人送一封偽造的家書到許氏陣營,詐稱義民家族受到莊大田軍隊的圍剿,要求義民們回軍救援。許舉人信以為真,緊急將部隊掉頭,連夜趕回家鄉援救親族。
當義民們趕到田草埔通磚仔窯這段山路時,埋伏的莊大田部眾見義軍人馬因連夜趕路精疲力竭,趁機殺出,將義軍沖散為兩股。幸賴當時殿後壓陣的許舉人武功高強,力抗莊大田部眾且戰且走。莊大田顧慮許舉人武功,不敢戀戰只跟隨在後。當義軍隊伍抵達磚仔窯渡過下淡水溪時,莊大田軍隊殺到,又一陣混戰。附近大寮、磚仔窯、無水寮等庄民家族,眼見他們父兄情況危急,全都奮不顧身投入戰局,敵軍因而紛紛敗退。許舉人此時方知中了奸計,才退回廣安。此役義民死傷眾多,為感念義民壯舉,此後各庄(僅限於無水寮、磚仔窯、溪埔寮、大寮、社皮、崙仔嶺六庄頭內)每年輪流一次大祭義民爺,縣令親臨主祭,後來才改為地方老大主祭。無水寮義民爺祭典就這樣流傳至今,六大庄每六年輪一次「小公」,每十二年一次「大公」祭祀義民爺。
在今日的祭典儀式中,地方大老與來自屏東的許舉人後代仍是祭典的主角,區長﹝原鄉長自99年12月25日因縣市合併改制為區長﹞則擔任主祭官。參與祭典的大老著清領時代官服,義民後代身披紅帶。早晨六點時分,由旗陣、鼓陣、八家將、香爐、主祭官、大老、義民後代順序組成的隊伍,從臨時搭設的祭壇出發。一路沿著當年義民們的路線步行至磚仔窯抵達高屏溪畔,設壇進行取水儀式。當 乩童下水渡義民亡魂時,岸上的祭祀隊伍皆跪地舉香默禱,祈願義民英魂得以安息。取水儀式結束後,晚上區內燈火通明,大擺流水席。全區男女老少都出來「吃拜拜」,熱情的水寮里民還會邀請外地來訪的朋友一同享受盛宴,原本平靜的村落也因此熱鬧忙碌了一整天。
|